曲目名稱 | 時間長度 | 來電答鈴代碼 | |
---|---|---|---|
01. 台灣組曲1966 1廟宇 | |||
02. 台灣組曲1966 2迎神 | |||
03. 台灣組曲1966 3獅舞 | |||
04. 台灣組曲1966 4元宵夜 | |||
05. 鋼琴變奏曲1974 | |||
06. 雨港素描1969 1雨 | |||
07. 雨港素描1969 2雨港夜景 | |||
08. 雨港素描1969 3撿貝殼的少女 | |||
09. 雨港素描1969 4廟口 | |||
10. 關渡素描2000 | |||
11. 迴旋曲1963 | |||
12. 鋼琴奏鳴曲1974 1明亮的快板 | |||
13. 鋼琴奏鳴曲1974 2富表情的慢板 | |||
14. 鋼琴奏鳴曲1974 3活潑的詼諧曲 |
台灣作曲泰斗馬水龍(1939-2015)不僅創作了揚名國際的《梆笛協奏曲》,也在情感豐富的鋼琴作品中呈現了濃濃的台灣意象。此專輯為首次收錄所有馬水龍鋼琴獨奏原創的錄音全集,由陽明交通大學教授、知名史坦威藝術家—鋼琴家辛幸純精心製作及演奏,CD內冊中並收藏馬水龍晚年所創作的三幅畫。
鋼琴作品在馬水龍的藝術創作世界中佔有獨特的地位:所有鋼琴創作皆獻給身為鋼琴家的愛妻許子珍女士。演奏曲目包含《台灣組曲》、《雨港素描》、《關渡素描》、《迴旋曲》、《鋼琴奏鳴曲》,以及世界首演的遺作—以閩南語歌〈心酸酸〉為主題的《鋼琴變奏曲》。
一般人熟悉馬水龍的作品僅限於國際上赫赫有名的《梆笛協奏曲》,他的鋼琴獨奏曲卻鮮為人知(除了比較常演出的短曲《雨港素描》與給學子們的民謠改編曲)。 馬水龍的鋼琴作品最早於六〇年代學生時期即獲得獎項,《迴旋曲》、《台灣組曲》兩者開啟了台灣傳統風味的在地風格,並在六〇年代末走入較為自由的詩意,創作出如印象派意境的《雨港素描》;接著於留學德國時期寫出了以台灣歌〈心酸酸〉家鄉味為主題的《鋼琴變奏曲》,與受歐洲表現主義風潮所影響、結構嚴謹且中西多面向的《鋼琴奏鳴曲》;最後於二十世紀末,回到意象豐富又破格的作品《關渡素描》,然而這回大刀破釜,同時大膽又細膩,將鋼琴作品以管弦樂的層次發揮其色彩表現的極致。最可貴的是即便跳脫傳統五聲音階的寫作手法,馬水龍的作品在最受歐洲或現代浪潮影響之下,仍然保有濃厚的東方聲響與意象,可謂其濃厚的文化與家鄉底蘊深根其心靈與思維,作為代表東方在地及台灣本土的聲音極為適切。
本專輯為繼馬水龍夫人鋼琴家許子珍女士於1978年錄製出版四十餘年後的第一片馬水龍鋼琴作品專輯,也是首次收錄所有馬水龍鋼琴獨奏原創的錄音全集。在此收錄的世界錄音首演作品有三首:1. 《迴旋曲》 (1963) 2. 《鋼琴變奏曲》 (1974) 3. 《關渡素描》 (2000);其中《鋼琴變奏曲》為遺作,手稿於作曲家過世後才被發現,主題採用姚讚福歌曲〈心酸酸〉,雖為馬水龍留德國時期的作品,但於2015以後才出版。
史坦威藝術家
英國皇家音樂院最高榮譽金牌得主
莫札特兩百週年國際鋼琴大賽得主
“她的演奏達到音樂的最高境界”獲已故鋼琴詩人傅聰讚譽
錄音專輯獲《音樂時代》雜誌〈編輯的選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專任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
知名鋼琴家辛幸純十七歲時即獲邀於英國與二十世紀小提琴泰斗梅紐因演出。擅長抒情詩意的風格,錄音專輯曾由福茂及交大出版社發行,錄音曲目涵蓋巴赫、莫札特、蕭邦、拉威爾,也於國外廣播電台錄製斯克里雅賓、馬水龍、李子聲、葛瑞納多斯等作品。國外重要演出地點包括倫敦Wigmore Hall、Queen Elizabeth Hall、紐約92nd Street Y、香港文化中心、美國波斯頓交響樂團的Tanglewood音樂節。國內演出包括受邀總統府介壽館音樂會,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等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並與台北人室內樂團首演作曲家楊聰賢教授所寫給她的鋼琴協奏曲。
注意:影音僅供欣賞,不一定有收錄在產品之中。
史坦威藝術家
英國皇家音樂院最高榮譽金牌得主
莫札特兩百週年國際鋼琴大賽得主
“她的演奏達到音樂的最高境界”獲已故鋼琴詩人傅聰讚譽
錄音專輯獲《音樂時代》雜誌〈編輯的選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專任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
知名鋼琴家辛幸純十七歲時即獲邀於英國與二十世紀小提琴泰斗梅紐因演出。擅長抒情詩意的風格,錄音專輯曾由福茂及交大出版社發行,錄音曲目涵蓋巴赫、莫札特、蕭邦、拉威爾,也於國外廣播電台錄製斯克里雅賓、馬水龍、李子聲、葛瑞納多斯等作品。國外重要演出地點包括倫敦Wigmore Hall、Queen Elizabeth Hall、紐約92nd Street Y、香港文化中心、美國波斯頓交響樂團的Tanglewood音樂節。國內演出包括受邀總統府介壽館音樂會,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等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並與台北人室內樂團首演作曲家楊聰賢教授所寫給她的鋼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