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華姵, 兆欣 / 雷峰塔1924

華姵、兆欣.雷峰塔1924

  1. 主要音樂家: 華姵、兆欣
  2. 系列: 器樂演奏家
  3. 廠牌: 風潮音樂
  4. 商品編號: HPS-1002
  5. 發行日期: 2023年07月13日
  6. 片數: 1CD
  1. 建議售價: $500元
  2. 注意!此商品已為特價商品不得再享有 網站會員價 風潮卡友或金卡會員價 風潮卡友或金卡會員之生日折扣價 等優惠。
庫存 9
團體優先採購

雷峰塔1924 曲目及試聽

CD1 雷峰塔1924

  曲目名稱 時間長度 來電答鈴代碼
01. 序Overture: The Rise and Fall, 1924
02. 猜Guess: Qui va là
03. 尋Search: Its You
04. 鬥Battle: Class Struggle
05. 空Sunyata: All Is Impermanent
06. 溯Da Capo: Reconstruct
糟糕,我聽不到試聽音樂!

專輯介紹

華姵x兆欣,跨域鬥法
陳歆翰、葉柏岑、王媛平,即興飆樂
回溯傳說,凝視當代,叩問初心

1924年,雷峰塔倒了——是附近村民們長期偷搬塔磚的結果!白蛇沒有從塔底下飛出來,徒留一地散落殘毀的經卷。故事依然流傳改編,留下的、重建的又是什麼?
華姵(長笛)、陳歆翰(笛簫)、葉柏岑(打擊)、王媛平(古箏二胡),四位音樂家在1924年的時空切面,以「雷峰塔」為題,相互詰問即興創作,思辨這裡曾發生過的傳說與歷史:他們恨,他們愛,他們悔,他們悲;是萬物有情,是生滅無常,是真心難尋,是缺憾難捨。

音樂的本質是什麼?除了既定的三大要素,音樂是如何被組成?如何被演奏?如何喚起群眾共鳴?建築關乎權力,是載體,是符號,是意識形態。當代社會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雷峰塔1924》以音樂集結四位不同領域的音樂家:華姵(長笛)、陳歆翰(笛簫)、葉柏岑(打擊)、王媛平(古箏、二胡),與兆欣、陳健星(文本構作)跨域對話,即興創作,不僅是古今中西樂音上的相互交織,更是人性的相互詰問。六個篇章,六個切角,六種哲思:序、猜、尋、鬥、空、溯。長笛、笛簫互為表裏,古箏、鼓鈸縱橫捭闔,二胡、人聲幫襯點染。言談對話間,彷彿代言人物,又評點故事,更呼應當代大事件。

1.序/她與他,相遇在西湖

有雷峰塔,傳說歌頌的至情至性、真心真意,才有所見證。雷峰塔已然倒塌,音樂家在開篇提出了白蛇是否存在的根本問題,於是他們決定回到現場探索。
數點鼓聲,吹動微風,盪漾湖水;古箏琴弦撥動,搖櫓乘舟。中西兩種不同質地的笛聲,在此初遇和鳴,溫潤而脆亮的船歌,四人吟遊西湖。

2.猜/誰是妖?誰又不是妖?

妖不見容於世,白蛇卻愛著人,他們討論故事裡的人物其實都是妖,一副他們就合該如此。甚至,就連許仙也應該是妖?!妖聲窸窸窣窣擾人,華姵高呼「Qui va là ?」,她要嚇阻那些細細碎語,用承襲法國長笛現代技術法(Techniques de la flûte contemporaine)掌控現場秩序,捍衛音樂主權。她化用武滿徹(Takemitsu Tōru, 1930-1996)長笛獨奏曲《聲音》(Voice):「Qui va là ? Qui que tu sois, parle transparence !」 (是誰?你是誰?説清楚!)以唇齒聲吹奏笛聲,造成語言樂音相混雜,又是打鍵聲、花舌頭……等特殊長笛複音(multiphonic)演奏技巧。
武滿徹把音調、語言、演奏技法相互解構重組,亦是這段篇章中,其他音樂家發聲的邏輯,將演奏技法變異為不同的聲效,樂器成了宣揚主張的工具,以此侵擾、批判對方,捍衛自身立場,乍聽似某種語言,又不成章句。音樂家恍若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3.尋/她,眞實存在過?

音樂家們試著深入塔中,尋找白蛇,依線索揣想白蛇可能的狀態。畢竟只要找到白蛇,一切問題就有解。 然而塔內層層迂迴崎嶇,無路可處。
行進間,耗弱、破碎的半音階堆疊,是《國際歌》(L'Internationale)的旋律,要大家堅守心中的信念與主義,「起來!飢寒……隸, 起……罪人! ……沸騰,……我們……主人!」有干擾、有陷阱,只有鼓聲依然激進地敲著!
「哎……」隱隱傳來啜泣低鳴,有人發現了白蛇。但,有人質疑,有人挑唆,有人情勒,人聲喧鬧中,即將引發鬥爭。

4.鬥/抗爭,爲了生存,還是?

恍惚間,來到水漫金山的前一刻,白蛇、青蛇、法海、許仙,各據一處,彼此凝視——他們恨,他們愛,他們悔,他們悲。
抗爭中,笛聲相互呼嘯,氣衝打音,古箏連番大掃弦,鐃鈸則愈敲愈密愈促愈狂,霎時間風急雨驟,驚濤駭浪。
長嘯聲中,音樂嘎然而止。是白蛇輸了?白蛇獲救了?傳統體制崩解了?軍隊來了?新社會有新契機了?

5.空/眼看塔,傾塌了

這場遊歷,是省思,是憑弔。眼看他,築高塔,眼看塔,傾塌了。舉目荒煙蔓草,悄無生息。
古箏若斷若續,憶起《國際歌》的旋律,音樂家們相互感召,不信過去種種喚不回,藉新曲緬懷舊地,感傷聚散無常,生滅無常。

6.溯/西湖畔,風景依然

2002年,雷峰塔重建了。參觀費40元人民幣,有遺址文物,有電梯登塔,觀景台可一覽西湖全景,眼前俱是商機,人潮即是錢潮。魯迅如果知道雷峰塔重建了,不知會怎麼評論?
回到2013年的臺灣,即使我們多半沒去過雷峰塔,我們始終認為趙雅芝是最美的白蛇,趙文卓是最性感的法海,而冰箱裡總留著不知哪年的粽子。

製作團隊介紹

華姵:音樂統籌/長笛演奏
法國巴黎師範高等音樂院(Ecole Normal de Musique de Paris)
長笛高級教學文憑及室內樂高級演奏碩士文憑

第51屆廣播金鐘-非流行音樂主持人獎得主(雙料入圍非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
第28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得主
現任: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客座教授
台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 音樂總監
愛樂101室內樂團 團長
華劇場 藝術總監(成立於 2018年9月,以音樂為本,傳承新銓為理念,跨域各項表演藝術,發展多元作品;創作從當代視角出發,叩問初心本質,寄寓人文關懷。)
正聲廣播電台 節目主持人
四月望雨樂團團長

華姵自法國巴黎師範音樂院學成歸國後,於2005年成立「愛樂101室內樂團」集各領域音樂家共同演出,並每年固定於國家演奏廳、全省各文化中心巡迴演出,除此之外,也經常受國內外作曲家之邀發表現代長笛作品,並與台灣大型管弦樂團合作的長笛協奏曲演出。合作的樂團有:台北市立國樂團、長榮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桃園市國樂團、新北市青少年管弦樂團、桃園春之聲管弦樂團等。她也常結合各類藝術領域的跨界演出,最具代表性的為2014年9月受邀擔任作曲與現場即興長笛,與知名舞團合作跨界演出「光環舞集第30周年」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與全台灣巡演近11場,首度嘗試於滑溜的舞台現場與舞者互動演出編舞家劉紹爐遺作《舞輪脈》,為台灣長笛跨舞蹈演出的第一人。

《華姵.還我一個青白》長笛跨界演奏專輯/風潮唱片發行(2020年)
《華姵 · 純粹》長笛演奏專輯/好有感覺音樂製作發行(2016年)
《華姵與喜樂聖詠團-山中的上帝》/好有感覺音樂製作發行(2016年)
《台灣之心-屏東恆春先民彈唱史詩/寰宇文化工作室(2014年)

陳歆翰:笛簫
歌仔戲音樂工作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博士、碩士,臺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畢業。現職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戲曲音樂學系兼任講師,同時為中央廣播電台「台灣文武爿」節目主持人。近年編腔作品有,唐美雲歌仔戲團《冥遊記——帝王之宴》、公視台語台《孟婆客棧》、正在動映有限公司《馬》、《聽琴圖》等。於 2021 年獲傳藝金曲獎最佳音樂設計獎,並於隔年入圍廣播金鐘獎藝術文化主持人獎。

葉柏岑:打擊
自由擊創團團員。德國 Hochschule fur musik Detmold 演奏家文憑。現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專任助理教授、聲動樂團團員。1993 至 1999 年參與多次管絃樂、管樂、現代音樂及兒童劇現場音樂的演出。1999 至 2005 年於德國期間致力於打擊樂、現代音樂及戲劇音樂的表演。於 1996 年至 2012 年為 1002 打擊樂團創團團員,回國後參與多項管弦樂、室內樂,跨界音樂及音樂劇場的演出。

王媛平:古箏/二胡
自幼學習二胡與箏,現就讀師範大學民族音樂所。常於國家音樂廳、臺灣戲曲中心、臺北市中山堂、新竹演藝廳、故宮南院、高雄至德堂等地表演。除專研傳統箏,也學習日本箏,曾赴日本向宮田耕八朗大師請益學習,也曾擔任南藝日本箏樂團團長,多次與華之和音合作演出。在作曲與馬頭琴樂器上,改編多首蒙古曲及創作曲目都深受好評。現為蓱子藝術工作室音樂製作,表演呈現融合傳統音樂與多媒體動畫影片,曾帶領樂團至臺南中藥藝術生活節第一、二屆演出,其中第二屆演出即興作品「中藥」廣受大眾喜愛。

導演:兆欣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戲曲組博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現為阮劇團客席藝術家。專攻京崑旦角表演與理論,進而嘗試將戲曲與當代劇場形式結合,是兼備學術研究、傳統表演與實驗創作的全方位青年藝術家。2015—2018年加入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和台北新劇團合作,先後發表《荒山淚——以程硯秋電影復排》、《京劇身體實驗——易》、《聶隱娘》、《畫皮》。跨足其他劇種,諸如
客家戲:文和傳奇戲劇團《張協2018》、《來自三國的你》(歌仔、客家兩下鍋版)
實驗京崑:候青劇團《地獄變》(改編自芥川龍之介⼩說)
崑曲:阮劇團劇本農場《師師令》(讀劇)、新編歌仔戲《香纏》、《雲夢幻遊》(讀劇)。
近期更參演跨國製作,如:進念二十面體《驚夢》(印尼巡演)、艾未未《杜蘭朵》(羅馬歌劇院)、捌號會所《夢迴春閨》(2022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

陳健星:文本/創作顧問
戲曲編劇,中央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2011開啟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合作的因緣,投入電視、舞台劇本創作逾十年。代表作品有《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冥河幻想曲》《風從何處來》《螢姬物語》《夜未央》《光華之君》。2019擔任電視劇《孟婆客棧》總編劇。2021以《光華之君》獲傳藝金曲獎「最佳編劇」。

張至廷:水墨書畫
原名至臣,六歲許更臣為廷,故冠字次臣。家中么兒,性羞而怯,又溫和易處,好偏頭放空暇想,人問而自不知其想。年十三、四,長鯁骨,會翹課、翹家,高中三讀不畢,自號放笈。十六、七,情欲已開,初戀十五女。退伍越十年間,工作屢敗,曾無一得。三十後始入大學,復二輟,而終業。後猶未坦途,孤隻踽行,出入擺蕩,更別號月亮二毛六便士,餘似無可記。
著書未嘗發憤,不過集葉織枯,而為秋褐,於今漫成四、五領:極短小說集《在僻處自說》、《在僻處自說2》,短篇小說集《在僻處自說‧外編》,長詩集《吟遊‧奧圖》、《西藏的女兒》。

相關影音

注意:影音僅供欣賞,不一定有收錄在產品之中。

音樂家相關專輯

還我一個青白

華姵

優惠特價:$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