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名稱 | 時間長度 | 來電答鈴代碼 | |
---|---|---|---|
01. 邂逅 | |||
02. 重生 | |||
03. 溪流的歡唱 | |||
04. 愛的鬧鐘 | |||
05. 追尋 | |||
06. Vuvu的教誨 | |||
07. 黑霧 | |||
08. 山的擁抱 | |||
09. 風的氣息 | |||
10. 再生 |
什麼是主流,何者是非主流?正統是什麼?少數由誰定義?敲動人心,產生共鳴,就是正道。風的氣息,是鼻笛永恆的節奏,悲喜、愛戀、思念…莫名的,可以觸摸到人心最溫柔的部分,光是這樣就已足夠,這就是鼻笛必須存在的理由。
「眼睛看不到的,不一定不存在」,鼻笛就是這麼充滿魔力的台灣原生樂器,鼻笛女神少妮瑤˙久分勒分,將鼻笛幻化成一陣又一陣風,跳脫傳統演奏技法,與西方鋼琴、提琴或豎琴等各種樂器展開前所未有的對話。
看似莊嚴的鼻笛,可以搖滾、可以藍調,也很巴薩諾瓦…,展現鼻笛不為人知的多重性格。
鼻笛,是一種以鼻吹奏的樂器,對部落族人而言,由鼻奏樂,代表注入生命的氣息,可直達靈魂深處,因此,鼻笛伴隨族人走過出生、結婚、死亡、祭典等生命重大時刻,甚或是抒發個人情感的樂器,深藏著許多不可能,看似平緩無波,實則波濤洶湧,理所當然地滑順之聲,卻如山峰尖塔的張力。
鑽研鼻笛30年的少妮瑤,花費1年多時間,全新創作錄製10首單曲,少妮瑤說,顫音是排灣感情核心所在,更是生命的底蘊,因此,視曲調的不同需求,手製不同的鼻笛,藉以打開音樂的尺度,讓這張專輯能有最極致的表現。
回溯近30年的傳承歷程,這張專輯透過十段詩文的發想以隱喻的故事串聯,因著詩浮現腦海中的場景,舞出每一個音符的旋律,從一顆墜入山林的音符,點燃火苗、洗滌自己、看見所愛、展翅高飛、承擔重責、外界質疑、踽踽獨行、風的呼喚、舞出自己…等不同階段,破繭而出,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次創作的最大挑戰和突破,與不同的音樂團隊合作,跳脫傳統的演奏技巧、音樂流派、樂器制約,結合各種風格的樂器,鼻笛在中式的笙、中阮,西洋的大提琴、鋼琴、吉他、非洲鼓、法國風鈴裡自由擺盪,同中求異,異裡求同,音樂就是這般不可思議,一種無法被框架的奇妙美好。
其中有一段奇妙歷程,就是帶著鼻笛返回山野林地收音,深夜在頭目的百年石板屋裡吹奏,將找回的聲音獻給祖靈,風吹屋簷的聲,萬籟俱寂的靜,突然嘎嘎作響,瞬間又由動轉靜,像是從石縫滲入的靈給了應允,允諾了少妮瑤的前行方向,讓她不由自己的虔誠低頭,答應祖靈。
「擁抱山太久了,我已成為一座山,站在群山之間,成為一種穩定。」兼具傳承者的理性,與創作者的感性的少妮瑤,找到當代的位置,加入屬於這個世代的聲音,將東與西融合,新與舊交迭,為鼻笛注入前進的力量。
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助理教授馬銘輝對這張專輯下了這樣的評論,「在全球化影響之下,傳統音樂和現代元素的交融碰撞可以產生許多不同面向,少妮瑤在台灣排灣族傳統音樂中注入了多元的色彩,堅持著從田野傳統出發和當代創作精神,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音樂傳承的路。」
就讓我們裝上隱形的翅膀,依偎高山,聽風唱歌,在侷限中找回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