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名稱 | 時間長度 | 來電答鈴代碼 | |
---|---|---|---|
01. 木琴演奏 | |||
02. 開墾歌 | |||
03. 除草歌 | |||
04. 撒種祭歌 | |||
05. 搶種歌 | |||
06. 祭司祝賀撒種 | |||
07. 撒種歌 | |||
08. 英雄歌 | |||
09. 懷念歌 | |||
10. 情歌 (單簧口簧琴演奏) | |||
11. 暗戀歌 | |||
12. 我排行老么 | |||
13. 彼此稱讚 | |||
14. 父母去提親 | |||
15. 詢問 | |||
16. 媽媽的話 | |||
17. 爺爺的話 | |||
18. 結婚歌(木琴演奏) | |||
19. 男子比舞 | |||
20. 女子做竹筒飯 | |||
21. 聘禮歌 | |||
22. 竹筒飯煮熟歌 | |||
23. 結婚歌(木琴伴奏) | |||
24. 堅強的婦女 | |||
25. 平安祭歌 | |||
26. 正氣歌 | |||
27. 英勇歌 | |||
28. 獵首笛 | |||
29. 迎接歌 | |||
30. 祭首歌 | |||
31. 慶賀歌 | |||
32. 感恩祭歌 | |||
33. 採收歌 | |||
34. 篩米歌 | |||
35. 風篩歌 | |||
36. 祭司進掛小米 | |||
37. 搗米歌 | |||
38. 飲酒歌 | |||
39. 收獲歌 |
曲目名稱 | 時間長度 | 來電答鈴代碼 | |
---|---|---|---|
01. 呼喚獵人 | |||
02. 吉相歌 | |||
03. 吉相歌 | |||
04. 打獵歌 | |||
05. 揹獲獵物 | |||
06. 呼喚族人(木琴演奏) | |||
07. 狩獵迎接歌 | |||
08. 同樂舞 | |||
09. 祝福歌 | |||
10. 紋面的意義 | |||
11. 邀請紋面師 | |||
12. 紋面器具 | |||
13. 邀請被紋面者 | |||
14. 勇敢 | |||
15. 安慰者 | |||
16. 紋面的禁忌 | |||
17. 紋面的涵義 | |||
18. 織具歌 | |||
19. 織布歌 | |||
20. 織衣歌 | |||
21. 展示歌 | |||
22. 懷念山裡的故鄉 | |||
23. 壽命之道 | |||
24. 編織的服飾 | |||
25. 彩虹橋頌 | |||
26. 過橋前準備 | |||
27. 歡唱 | |||
28. 彩虹橋的教育 | |||
29. 父母的話 | |||
30. 歡樂歌 | |||
31. 再會歌 | |||
32. 再見歌 |
台灣最重要的原住民音樂舞團
2006金曲獎最佳演唱團體.海內外佳評讚譽推薦
古老福爾摩沙之儀式,帶來旋轉與掌聲之舞。~紐約時報舞評
回到原鄉,以部落的眼光重新看世界。
「原舞者」架起了古與今、城與鄉的另一種視野。
對花蓮太魯閣族樂舞的田野調查,重現了族群活躍在山林間的生活樣貌。
年輕歌聲與古老印記交錯,成就了最重要的太魯閣族音樂經典。
創立於1991年,經由田野採集方式,謙卑地向部落請益,以傳承、推廣原住民樂舞文化。
自成立以來,歷經四次不同的發展階段:
1991~1992 高雄草創時期
1991年5月,以阿美族懷劭、卑南族斯乃泱等人為主的16位原住民青年,放棄了原有工作,聚集在高雄「草衙山胞會館」,不畏艱困地學習原住民傳統歌謠與舞蹈。在吳錦發、童景茂、王家祥等多位文化界人士組成的「原舞者文化界後援會」支持下,推出第一個製作《山水篇》。
1992~2000 台北茁壯時期
1992年3月,「原舞者」北上落腳在台北新店裕隆工業區,與「優劇場」共用一個排練場。同年七月,在人類學家胡台麗及管理推手陳錦誠等人帶領下,製作演出《懷念年祭》。年底獲「吳三連文藝獎」殊榮,奠定了「原舞者」在台灣表演藝術界的地位。
台北新店時期,是「原舞者」橫跨時間最長、演出舞碼最多、活動內容最豐富的時期,陸續完成了《矮人的叮嚀》、《VuVu之歌》、《牽INA的手》、《誰在山上放槍》等舞碼之製作演出,更前往美國、加拿大、匈牙利、法國、西班牙、菲律賓、新加坡、香港、北京等地進行樂舞交流,在返本開新的樂舞創作上,蓄積了更多經驗和資產,並跨出國際舞台。
2001~2006 基金會轉型時期
為能永續經營並朝向多元化發展,開拓更寬廣的活動空間,經過團員們長期努力及各界支持,終於在2001年8月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由卑南族學者孫大川教授擔任董事長。除繼續扮演好國家扶植團隊的角色、完成每年新的製作和演出外,這段時期的重點工作,主要是經營管理模式與步伐的調整,以及吸收年輕的新血輪。
製作方面,推出了《迷霧中的貝神》、《海的記憶》、《祖靈歸處》等舞碼,也受邀前往日本、德國、韓國等地演出。在當時執行長楊政賢和藝術總監兼團長懷劭的規劃下,出版了《年的跨越》、《牽INA的手—阿美族太巴塱部落歌謠》等專輯,連續兩年入圍金曲獎傳統暨藝術作品類「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及「最佳演唱人獎」,並於2006年一舉獲得兩項金曲獎。與此同時,「原舞者」亦開始積極將影音資料數位化,進一步強化兒童、青少年樂舞培訓。這是「原舞者」基金會化之後的轉型成果。
2007迄今 回歸部落,重新出發
「原舞者」在池南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基地,邀請在地族人吳雪月擔任執行長,並由年輕的資深團員太魯閣族瓦旦‧督喜升任團長。兩年來,不但受邀赴中南美洲四國演出,也嘗試將原住民對歷史、生態和人性價值的不同觀點,藉由更具戲劇張力的樂舞展演呈現而出。《杜鵑山的回憶》、《大海嘯》和《風起雲湧》,便是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推陳出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