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鍾玉鳳, 陳思銘 / 垂釣島嶼

鍾玉鳳、陳思銘.垂釣島嶼

  1. 主要音樂家: 鍾玉鳳、陳思銘
  2. 樂風: 跨界
  3. 系列: 器樂演奏家
  4. 廠牌: 風潮音樂
  5. 商品編號: TMCD-356
  6. 發行日期: 2020年12月29日
  7. 片數: 1CD
  1. 建議售價: $500元
  2. 注意!此商品已為特價商品不得再享有 網站會員價 風潮卡友或金卡會員價 風潮卡友或金卡會員之生日折扣價 等優惠。
庫存 7
團體優先採購

垂釣島嶼 曲目及試聽

CD1 垂釣島嶼

  曲目名稱 時間長度 來電答鈴代碼
01. 藍掉江湖 feat 秦國翔
02. 島嶼調 feat 秦國翔
03. 漂浪男兒 feat 秦國翔
04. 垂釣太平洋
05. 閃耀如月 feat 曾增譯
06. 鼠掉
07. 中國佬的華爾滋
08. 百家春 feat 萬芳 王榆鈞
09. 戀四季 feat 王榆鈞
10. 等浪
11. 近距離接觸
12. 傳教士與他的鐘 feat 曾增譯
13. 朝天子之孤兒兵
14. 靠岸
糟糕,我聽不到試聽音樂!

專輯介紹

走踏音樂旅途上的大小島嶼
垂釣出琵琶與藍調吉他之間的共鳴
從「島」出發,望向大海
顛覆聽者對傳統音樂根源的想像

「這不是藍調吉他,也不是傳統琵琶,而是一種全新的音樂狀態,充滿未知的探險,絕對新鮮的跨界實驗!」
背著重達10公斤的琵琶闖蕩世界舞台的鍾玉鳳,與才華洋溢、著迷於美國鄉根音樂與移民歷史的唱作人David Chen,相遇亞熱帶的島嶼上。琵琶與藍調吉他,兩個遙遠、互不相識的文化,因著他們的相遇,相互浸染、滲透彼此豐足的音樂敘事,以及對傳統的提煉與新釋,鋪造了一條音樂探險之路,顛覆聽者對他們所屬音樂根源的想像。

2014 年啟程的「藍。掉」,首張同名專輯,在台灣與國際間迴響不斷,並獲得多個重要音樂獎項的肯定。David Chen與鍾玉鳳接續造訪了音樂旅路上的大小島嶼 — 台灣、沖繩、澳洲、印尼爪哇島、澳門、香港…,他們採集故事、軼事,研調歷史、詩謠、曲牌,田野並吸納民間聲腔,接枝異種樂類,轉譯為「藍。掉」獨有的音樂風格,亦垂釣了這張從「島」出發,望向大海的專輯。

新專輯《垂釣島嶼》,持續兩人異質的聲源,音韻節律是島嶼與海洋間的湧浪,用以測量人的漂流、海的脈搏、發生的故事、傳說的神話,以及幻夢。鍾玉鳳與David Chen,兩人拖著8把樂器 — 琵琶、月琴、板面三弦、沖繩三弦、十二弦木吉他、共鳴器吉他、兩把斑鳩琴,從島到島,既為探求新的聲源漂浪,也與前人在遷徙路上對話共鳴。

在海洋的漂浪之旅中,他們也有新的相遇,四位樂路上的好友 — 秦國翔、萬芳、王榆鈞、曾增譯的加入,豐富了《垂釣島嶼》的聲音與敘事顏色。
專輯收錄 10⾸全新原創曲目,以及4首傳統改編作品。所有原創曲詞均出自鍾玉鳳及David Chen之手。

△本專輯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關於「藍・掉」

2014 年冬天,「藍・掉」在一場⾳樂的跨界實驗中形成。

卸下古典框架,出走並流連於聲音邊界的琵琶樂⼿/作曲家--鍾玉鳳,和在華人臉孔底下,深藏著美國南方老藍調靈魂的草根民謠唱作人—David Chen,以浪遊四方音樂為方法,伴佐海島氣味的故事香料,混種民間草根樂類,生長出難以定類的音樂敘事風格。

第一張同名專輯《藍・掉》(2016),將漢樂系統下的琵琶和非裔美人的草根藍調,兩個原本遙遠且相異的文化空間,因為各自生命的游離,開創了新的音樂表述及語彙,也創造了相遇與對話的可能。他們的相遇,將各自的傳統器樂所承載的文化,推向另一空間向度,而在其中,他們得以悠遊說故事。

「藍・掉」以絕對新鮮、生氣蓬勃的混種跨界實驗,為音樂愛好者帶來耳目一新、驚喜連連的音樂作品。樂團隨後展開於台灣、中國各大城市展開巡迴,從小規模場地、⼤型專業古典音樂廳,一路反映熱烈、座無虛席,同時引起國際大型音樂活動的關注,曾受邀⾄沖繩「泛亞洲⾳樂會議」(Trans Asia Music Meeting)、澳洲「澳亞藝術節」(OZASIA Festival)、印尼萬隆「馬他所拉世界音樂節」(Matasora World Music Festival) 以及「流浪之歌音樂節」(Migration Music Festival) 演出。

同名專輯得獎紀錄

[獲獎獎項]
2017 第 17 屆華語⾳音樂傳媒⼤獎最佳爵士/藍調藝⼈獎
2016 第 7 屆金⾳獎最佳風格類型專輯獎
[入圍獎項]
2017 第 28 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獎
2017 第 28 屆⾦曲獎演奏類最佳製作⼈獎(鍾適芳)
2017 第 28 屆⾦曲獎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 (David Chen)
2016 第 7 屆金⾳獎最佳民謠單曲獎(David Chen)
2016 第 7 屆金⾳獎最佳風格類型單曲獎(鍾玉鳳)
2016 第 7 屆金⾳獎最佳樂⼿獎

「藍。掉」樂人介紹

鍾玉鳳 / 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鍾⽟鳳是台灣少數走出傳統音樂生態,開拓當代語彙的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不滿⾜於傳統音樂的保守環境,她打破禁忌,以實驗新聲跨出自我創作之路,遊走於各個讓⼈意想不到的⾳樂場景。創作風格跨越爵士、藍調、搖滾、民謠......等樂類, 難以輕易歸類,徹底顛覆⼀般聽眾對琵琶的傳統想象。

2004 年與客家民謠樂⼈林⽣祥合作專輯《臨暗》,獲當年金曲三項大獎。玉鳳在民謠養分中重獲音樂⽣命力,更為堅定地離開琵琶傳統演奏的路徑。2006年,在「流浪之歌音樂節」的策劃下,首次以獨立音樂家的身份創作,並展開與國際樂人合作的計畫。此後,她在德國、埃及、台灣參與不同的駐地創作計畫;並與來⾃印尼、巴勒斯坦、印度、菲律賓、瑞典、美國、德國、沖繩、匈牙利、蒙古、埃及……,不同傳統根源與文化背景的音樂家合作。

2018年出版的個人創作專輯《擺》,便是多年在世界的旅路上,音樂的相遇、交鋒、開創的集成。專輯獲第9屆金音獎最佳風格類型專輯獎、最佳樂⼿獎;美國音樂獎項 GMA 單月⾦牌獎、波蘭音樂媒體 beehype 台灣年度最佳專輯第 2 名、入圍歐洲世界音樂榜單月第3名以及年度最佳精選專輯第16名。

對鍾玉鳳來說,⾳樂沒有邊界,⽽⽂化邊界上生氣蓬勃的⾳樂場景,是她豐沛靈感的泉源。她將琵琶從傳統獨奏的角色融入當代的⾳場,跳脫漢文化的框架,不限縮於懷舊敘事或歷史遺緒的襯角,在跨文化的計劃中接收異質、豐富的構成,努力在類型的束限裡淬煉新的語境,拓展美學的更多可能。她說:「我有⾃信還能做的,是讓琵琶更自由。」

David Chen(陳思銘)/ 民謠唱作人、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
⽣長於美國俄亥俄州,自幼受到美國鄉根音樂的啟蒙,著迷於藍調與鄉村歌謠,擅長彈奏吉他、曼陀鈴和班鳩琴。十多年前回台尋根,從此定居熱帶島國,與來自美國和英國的樂人朋友組成「Muddy Basin Ramblers 泥灘地浪人」,走遍台灣街頭巷尾和⼤大⼩小的⾳樂場景。熱愛美國老牌爵士、鄉村藍調、Jug Band 與 「鄉巴佬搖擺樂」,以⾃製樂器,各種弦管、陶罐或洗臉盆發聲,在濕熱泥濘的盆地之上,就地從 台灣的⽣活經驗取材,混搭著現代感與古樸的傳統,以原創⾳音樂展開⼀場草根味⼗足的音樂盛宴。

David Chen 長期深掘美國及臺灣民間傳說,2013 年發行的專輯《寶島賣藥秀》及2018年的《擒虎記》, 搜集錯縱複雜的民間軼事與傳說,將素材再現為故事集,輔以爵⼠樂的民間根源和流派對主流文化的影響。專輯歌曲以傳遞同理心、靈魂、幽默的⽅式,回應從種族和移民、到宗教和信仰等這些當今世代同有共鳴的議題。

David Chen與「泥灘地浪人」共錄製了四張專輯:《David Chen and the Muddy Basin Ramblers》(2007)、《寶島賣藥秀》(2013)、《跳舞時代》(2016)、《擒虎記》(2018)。其中《寶島賣藥秀》曾入圍葛萊美獎最佳專輯包裝設計獎、第25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並獲得2014年的金點設計獎;專輯《擒虎記》獲第30屆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獎。

音樂家相關專輯

擺 Pendulum

鍾玉鳳

優惠特價:$630元